banner

砥:细的磨刀石;砺:粗的磨刀石,引申为磨炼。磨炼节操与德行。

《孔丛子·公仪》:“鲁人有公仪休者,砥节砺行,乐道好古,恬于荣利,不事诸侯。”

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个大臣崔杼,他把持朝纲,杀害了当时的齐国国君光。当时齐国有个史官叫伯,他如实地记下了这段历史:“夏五月乙亥,崔杼弑其君光。”崔杼十分恼怒,命人将伯推出去杀了。 伯的二弟仲就任新的史官,面对竹简,他依然从容地记录:“夏五月乙亥,崔杼弑其君光。”崔杼一看,跟伯一样,仲也如此不识抬举,便勃然大怒,于是,仲也惨死在崔杼的屠刀之下。伯的三弟叔就任史官后,面对两个哥哥的后果,他仍作出了一样的选择,竹简上记录下的依然是:“夏五月乙亥,崔杼弑其君光。”就这样,叔的遭遇同两位哥哥一样,被崔杼杀害。 季是伯的四弟,看到三位哥哥的结果在前,他依然坚持了史官的原则,如实地记下:“夏五月乙亥,崔杼弑其君光。”当崔杼又打算举起屠刀时,在齐国宫廷之外,居然又来了几个从宋、鲁等国赶来的史官。原来,他们知道齐国这个记载历史的史官家族即将被屠戮殆尽,害怕没有史官来书写真实的历史,准备做季的接班人,如实记录历史。这时,崔杼无可奈何了,他发现:历史是无法改变的,坏事就是坏事;有的人是无法改变的,因为原则和信仰让人无惧!正是这兄弟四人,终于让正义战胜了强权,季活了下来,继续如实地记述着眼前的历史。

操守品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内在品行,而不像外在行为,会因为外部环境的不同、时代的不同而不尽相同,操守品行有其永恒性和共通性。正如道德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有着不同的标准和内涵,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历史局限性,但是这并不影响相同的操守品行的共同性和相通性。故事中的史官身为那个时代的楷模,今天仍值得我们景仰和尊敬。古语说得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复兴,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伟大的事业任重道远,光荣而艰巨,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能力超群的志愿者来肩负重任,开辟前进。因此,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担当起历史的重任,不负人民的重托,就必须砥节砺行,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无比忠诚于事业,克己奉公,勇于奉献,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良好的操守品行,更是每个党员干部抵制腐败风气侵袭的精神盔甲,是保证“不变质”的重要思想防线,在一个道德高尚、情趣健康、抱负远大的党员干部面前,再多的金钱也不会让他动心,再吸引人的诱惑也难以动摇其意志。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