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轮巡察走访的最后一户是一位姓陈的老大爷,我打起精神开始向陈大爷了解村里的情况。一连串“规定动作”结束后,我发现陈大爷似乎有些疲惫,于是想用一些“家长里短”的寒暄来结束这次谈话。
“大爷,您的子女工作怎么样啊?”
“我们没有孩子。”大爷眉宇间似乎多了一丝惆怅。
“那您应该办了五保了吧?”我关切的问道。
“对,办了。”
“您老伴应该也是五保老人,这样两个人拿五保,日子肯定要好过一些。”我按照常规思路推断了大爷家的情况。没想到,就是这无意的一句话,让我有了新发现。
大爷思忖片刻说道,“老伴是1954年出生的,2014年满60周岁就能办的,当时村里也找我们办过,但……但就是没想办……”大爷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我和组员相视一眼,决定追问到底,“是不想办,还是村里不给办?大爷您不需要有顾虑,我们就是了解一下真实的情况。”
迟疑了片刻大爷终于开口了,“我以前是村里的小组长,如果我家办了两个五保,怕有人说闲话。”
听言,我们有些不解,陈大爷也算是村干部,应该了解政策,是不是他对政策了解地不透,想到这,我开始了“政策宣讲”:“陈大爷,五保老人政策和低保户是不一样的,只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的老人都是可以办的,不存在一家几个的问题,这是你们应该享受的国家政策,多一份保障也会减少你们老两口不少的负担。”
大爷听完脸上露出憨厚的笑意,“你们说的我也知道,但是现在上面查得紧,清理了几次不符合条件的人,就算我是按政策办的,但群众不理解,他们不管五保低保,你家拿了两份肯定有人心里不平衡,群众工作不容易做啊。”
我和组员恍然大悟,回组里的路上,我陷入了深思中,心情并没有随着访谈的结束而稍有放松。回到组里,我立刻跟李组长汇报了陈大爷的情况,李组长当即表示:“全面从严治党的氛围在基层已经开始生根,但不可矫枉过正,我们尽快和村干部进一步核实该户情况,如陈老的老伴的确符合申领五保的条件,巡察组就要督促乡村干部立刻进行申报工作。”
陈大爷的问题看似小问题,但细想前几轮巡察中确实也发现过类似的问题,比如,部分村组干部一提到节日福利就闭口不谈,甚至有的村干脆就不发节日福利,能拿的保障不敢拿,该发的福利不敢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村组干部对落实纪律建设的机械性的服从和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一种片面理解以及向下传达的偏差。
就如刚开始参加巡察时,有朋友调侃我“你们巡察是干什么的,是找茬的么?”当时我不知道怎么回答。而现在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他,巡察绝对不是单纯的找茬。巡察的“察”既有细致观察检察的含义,又有一份体察的意思,巡察不是处处“针对”干部,也不是对应得的福利保障处处“找茬”,而是对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一次“把脉”,落脚点就在于对症下药解决病根。(苗智轶)